东湖高新区“黄金十字轴”的创新横轴高新大道,串联起东西向的科创大走廊。
高新大道全长21公里,主道双“8”+辅道双“6”,全线贯通。
光谷生态大走廊是东湖高新区“黄金十字轴”的生态纵轴。
光谷第十八小学已于今年9月开学,新增学位1600余个。
湖北省科技馆新馆已开放试运行。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高新区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公共平台。
“站在年末回望,我们可以很有底气地说,2021年是东湖高新区城市建设创造历史的一年!”12月22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总规划师明铭在接受专访时,用“翻天覆地”一词概括过去一年的变化。
这位资深建设者很有底气,首先来自一组可观的数字:2021年,高新区城建投资累计完成389亿元,投资总量和综合排名全市“双第一”;市政道路工程完工35个,完工里程百余公里,房建项目竣工备案108个标段,涉及建筑面积741万平方米;累计建成绿道里程突破200公里,累计建成绿地面积突破3000万平方米。2021年全区获评建设领域国家级最高奖鲁班奖2项,国优工程2项,获评质量黄鹤杯6项,质量楚天杯3项,3个市政项目获评省、市级市政工程金奖,光谷有轨电车项目斩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申请创建省、市级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示范项目共计43项,高新三路项目获评“江城十大智慧工地”。
底气更来自“肉眼可见”的大模样:“黄金十字轴”城区主框架基本成型,“一主两副四组团”空间布局基本形成;民生公建及配套设施等方面全面升级,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日益完善,产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城市生态全面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美丽光谷建设展现了新面貌。
2021年,东湖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按照“一城主导、两廊支撑、三板升级、四方协同”的布局理念,以加速建设“三个光谷”升级版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思路谋划、高起点建设,全方位推进,先后实施了一批重点建设工程,打造了一批城市新亮点,有力提升了城市辐射功能。
“与前几年偏重局部相比,今年高新区城市建设最显著的特点是:围绕创建国家科学中心的总体定位,以及武鄂同城、光谷东扩的战略布局,科学规划,高效实施,整体推进,全面提升。”明铭说。
■ 路网结构日趋完善 立体交通体系逐步形成
东湖高新区建设局会议室里悬挂着一幅“八条大道一路向东”建设作战图。通往葛店的高新大道,是八条大道的重中之重,全长21公里已在今年全部贯通。而在高新区城市建设的多个“场景”下,高新大道同样扮演重要角色。
在业已成型的高新区“黄金十字轴”城区主框架中,高新大道是创新横轴,将串联起整个东西向的科创大走廊。生态大走廊作为生态纵轴已全部开园。
高新大道同时也被称为“东湖科学城之箭”。2021年,湖北东湖科学城建设拉弓搭箭、蓄势待发。光谷大道南延(三环线-外环线)工程、光谷四路(高新大道-高新二路)段等一批重点工程落地落实,荷叶山路(群英路-高新大道)、才慧路、海纳路、创新街下穿南环铁路等一批断头路顺利打通,骨架路网结构已基本建成,实现了各功能组团之间的快速衔接,基本形成了高效多元的区域枢纽衔接体系,有效缓解了南北不通、东西不畅的问题。同时高新二路、高新三路改造正在全力推进,高新四路、高新五路、高新六路、高新七路、高新八路等路段建设改造提升已提上日程,为科学城建设加速推进铺路搭桥,“两环十四横十四纵”的交通新格局即将形成,武鄂一体化、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正加快推进。
作为东湖科学城的“明珠”,东湖科学岛未来一路、高新六路及科创中心、科学服务中心等项目已全面启动,环岛路也将在明年建成,迎接多套大型科学装置进场。
交通骨架已成,经络加速打通。2021年,高新区共承担了龙城环路、湖新路、长山路、周店三路等10条“微循环”重点路网建设任务,目前这批道路已基本完工,把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做细做实。
■ 环境提升遍地开花 山水资源充盈城市空间
冬至日,武汉暖阳依旧。光谷生态大走廊,众多市民在豹子溪水道旁或漫步或休憩,50级叠水瀑布,14座造型各异的桥梁,令人流连忘返。与水道并行的绿道已全线贯通,空中轨道正在进行上部结构施工。
这个超大公园北起九峰山,南至龙泉山,全长10.3公里,面积342.9公顷,相当于8个解放公园。
抓“点”的建设,打造生态亮点,抓“线”的流畅,打造生态网络——在这一思路指导下,东湖高新区今年除建成一批口袋公园、绿道外,中央生态大走廊、豹子溪公园、新月溪公园基本建成,星河公园已开工建设,生态大走廊黄金十字轴核心和两山城市阳台节点设计方案正在征集。水体整治成效初显,九峰明渠、湖溪河经综合治理改造,如今风光秀丽,面貌一新,初步形成了“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水成系”的城市风光。后期将通过景区联营,结合旅游观光、文体娱乐、科技科普、生态安全等功能空间布局,打造“水秀水中水、绿道园中园、空轨画中画”为建设目标的光谷生态山水画卷。
以九峰明渠为例,2018年起已实施渠道整治、景观绿化等7个治理项目,目前正在实施新建污水泵站、市政道路雨污分流,下一步还将实施九峰汇水区混错接改造及黑臭支渠整治工程(二期),稳步推进大东湖流域水质提升,实现“水清、岸绿、景美”,助力打造“美丽光谷”升级版。
■ 配套弱项短板全力补齐 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9月1日,全市中小学秋季开学,光谷第十四小学、光谷第十八小学、汤逊湖学校北校区3所新校投入使用,新增学位5600个。
校内,光谷十八小的室内恒温游泳馆、室内篮球场,让孩子和家长们惊喜不已。校外,大吕路人行天桥如期开放,从设计到建成仅花40天,变绕行为直行,省时超过一半,为师生和家长打通了一条舒心畅通的上学路,也有效解决了沿线企业、学校、居民出行难问题。
城市建设,民生先行,东湖高新区城市建设以经济发展为重任,又不失民生底色。2021年,高新区坚持以还建房、学校、医疗卫生、停车场、消防站、电力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回应民生关切、解决民生难题,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持续增强群众福祉。
还建房建设强势推进。九峰还建社区B、C地块,豹澥还建社区二期六区C13地块、关东还建社区等基本完工,豹澥新增还建社区、佛祖岭还建社区、花城家园D1还建社区等已开工建设。
学位紧张有序缓解。光谷四初、光谷十七小、光谷十八小、光谷中心幼儿园等投入使用,光谷金融港学校、光谷三十九小、光谷六初、光谷二高等已开工建设。
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全覆盖。九峰卫生服务中心、光谷同济儿童医院已完工收尾,中心城东、西社区、汤逊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光谷同济医院质子大楼等医疗卫生机构已开工建设,武汉儿童医院光谷院区、武汉市三医院未来科技城院区正加速办理前期手续中。
停车难全力破解。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停车楼已建成投用,九峰明畅里停车楼、国家存储器基地公共停车场、金融港公共停车场等一批已启动建设。
供电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全年共计推动了10座变电站建设,目前大彭村已成功送电,保丰村、东扩3#、东扩11#等三座变电站土建主体已基本完工,建成投用后将有效解决困扰了周边企业多年的用电难题。同时,220kV凤冶线、220kV光凤线、220kV花特线、500kV光磁一二回全部迁改完毕,为光谷生态大走廊等“十四五”重大项目加快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 新老地标迭代辉映 谱写光谷每天不一样
11月25日,占地19.4万平方米的湖北省科技馆新馆开始试运行。新馆同时具有科普教育、科技成果展示、学术交流、休闲旅游四大功能,成为全省科技领域新地标。
近年来,东湖高新区地标不断迭代更新,从光谷国际网球中心到科技会展中心,从“马蹄莲”(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到光谷星河广场,从小米第二总部到“躺着的606”(中建三局总部大楼),标志性建筑串联起光谷发展脉络,也串联起区域新风景。2021年,长江文创产业园拔地而起,广电传媒基地刷新城市天际线,千亿大道上硅谷立方已俱雏形,14万平方米大悦城商业体将盛装开业,城市新地标犹如雨后春笋,多点开花。随着东湖高新区发展向精致城区纵深推进,包含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光谷文化中心项目已开工建设,光谷国际社区、光谷音乐厅、光谷大剧院、科学服务中心、未来之门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即将启动,标志性建筑将不断涌现,共同抒写城市魅力与时代记忆。
■ 产业协同发展 新基建助力城市能级再提升
12月7日,武汉光谷生物创新园二期Ⅰ期项目开园,Ⅱ期项目开工。这标志着光谷生物城发展拓展新空间,将更好地满足新企业和扩张企业的入园需求,向加快打造全球生命健康科技创新中心迈出坚实一步。
今年以来,立足东湖科学城的战略定位,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园、腾龙光谷数据中心、光谷数字家庭孵化器、超云数据中心等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启动,新老基建共同发力模式逐步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逐步展现。
与此同时,东湖高新区将党建与城建工作相结合,推出党建引领城建项目进展的“三线一点”重点项目临时党支部和党建引领城建领域发展的“光谷城建DNA+”党建联盟两项创新工作,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城建工作新方向和新高度。
东湖高新区建设局负责人说,未来,高新区将继续在产业协同中实现城市能级再提升,打造产业技术创新的蝶变之地,创新活力奔涌的丰沃之地。
一座座高楼大厦刷新城市的天际线,一条条宽阔道路连接“最后一公里”,一项项民生工程绘就人文幸福底色。2022年,东湖高新区将继续砥砺奋进,笃定前行,按下基础设施建设的“快进键”,吹响奋进城市建设的“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