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 业务

三问合肥:合肥做对了什么?“合肥模式”可以复制吗?如何从“科技资源大市”变身“科技创新强市”?

2023-08-18 14:08


导读

合肥这套以国有资本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模式,其核心可凝练为“以投带引”四个字。

内容来源 | 广州日报


合肥做对了什么?“合肥模式”可以复制吗?如何从“科技资源大市”变身“科技创新强市”?

近日,广州日报“高地行思录”调研团队带着这三问,从产业投资和科技创新两个方面“问计”合肥。全文如下,一起来看。

 三个故事看“逆袭”:国有资本“以投带引”构建退出机制

“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司机孙师傅边说边把车开出湖底隧道,绕过大剧院,驶入湖城共生的风光画卷:烟波万顷,水天一色,数十座写字楼伫立在对岸绵延的绿意间。谁曾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合肥,不过是“五平方公里五万人,五条马路五盏灯”的格局。

讲合肥的“逆袭史”,绕不开三个故事:

2008年,合肥拿出三分之一的地方财政收入,引进当时亏损超过10亿元的京东方,建设国内首条液晶面板6代线,一举打破新型显示器严重依赖进口的情况。

2016年,合肥产投与兆易创新合作启动总投资1500亿元的长鑫存储内存芯片自主制造项目,为国家在该领域打开全新局面。

2020年,合肥建投联手三级国资平台筹资70亿元,帮助蔚来走出“至暗时刻”。随着比亚迪、大众等龙头及配套企业先后进驻,一座“新能源汽车之都”正在崛起。

一次投资,引一个龙头,带一串链条,兴一片产业。故事背后的“合肥模式”不断被总结、分析、学习,有哪些“知识点”?

合肥市国资委规划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这套以国有资本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模式,其核心可凝练为“以投带引”四个字。

该模式下,合肥以建投集团、产投集团、兴泰控股三大平台公司为投资“操盘手”,抓住创新驱动战略要点,瞄准产业发展方向和国家政策导向,实现战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我们也曾探讨是代替的‘代’,还是带领的‘带’,最终明确是‘带’,强调‘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两个结合。”他说。

“合肥模式”另一个重点是构建了国有资本退出机制,形成“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的投资模式。

“资本不是取之不尽的,必须流动起来,而且为把控投资风险,也要设计退出通道。”该负责人说。合肥在京东方6代线、8.5代线项目完成投资退出时收益差不多200亿元,“不仅干成了项目,实现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目标,还能把赚的钱投到新的未来的项目上。”

重要的是,这笔钱还能用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围绕产业链条上下游打造产业集群。

在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蔚来合肥区域总经理余东明介绍,蔚来从2020年底启动供应链近地化项目,过去三年,蔚来位于安徽省内的合作伙伴从约60家增加至约120家。如今,合肥已经成为最适合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地区之一。

 “最牛风投城市”凭什么?不是“风投”是“产投” 不是“赌博”是“拼搏”

要实现这样的良性循环,意味着要一路保持“高胜率”,这几笔极为“冒险”的巨额投资更是考验眼光。难怪外界会给合肥贴上“最牛风投城市”标签,惊叹于它的精准预判和“大战必赢”。

对此,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曾回应:“合肥不是‘风投’是‘产投’,不是‘赌博’是‘拼搏’。拼搏是抓今天赢明天。赌博靠的是手气,拼搏靠的是手艺。”

问题来了,合肥的“手艺”是什么?

或者看看“故事的B面”:在“造芯潮”中,各地投资建厂热情高涨,但也有一批项目停摆“烂尾”,个别项目规划投资规模甚至达到千亿级别。合肥如何避免发生这种情况?

合肥市建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宏卓向记者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当地政府和国资与引进团队没有深入探讨项目后期推进工作,彼此都高估了对方后续运作能力。

在他看来,专业、担当、诚信是“合肥模式”的关键。其中专业也体现在,合肥从项目洽谈开始就会慎重决定合作的股权结构、投资后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后续运营、管理、退出等细节。

李宏卓分享了一个例子,几年前建投集团接洽一个引进项目,对方一直在合肥和另一城市间犹豫。“我问对方老板,‘你有没有发现,我们之间谈项目谈得很细,怎么投、投多少、投完怎么办,甚至怎么运作,很多问题争论得很激烈。那个城市有没有这样?’对方说那边态度很好,但没有拿出很详细的投资方案协议,说是‘合肥给N个政策,我就给你‘N+1’。”最终该项目选择落地合肥。

下一个问题是,怎么能“拼”对方向?

人是关键变量。在合肥市投促局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懂产业、懂技术、懂政策的行家里手,不仅在“操盘手”队伍中,也在干部队伍里。

“局里的所有干部,或是挂职来的,都要干一件事,研究透彻一个产业。”该局副局长江小军拿出250页的《合肥2023重点产业招商指南》说,这本书都是该局工作人员编写的,涵盖合肥市重点发展的16条战新产业链。

其中对集成电路又细分为汽车半导体等4个产业,详细分析其产业趋势、市场布局、产业政策,并列出产业链全景图、目标企业和招商对接平台等。“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什么都要学。招商干部追求的是,做到‘外行看起来你是内行,内行看起来你不外行’。”江小军说。

那么,“合肥模式”最难复制的是什么?

在采访中,记者收到了不同但又相似的答案:纵向看,主政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产业战略定力;横向看,统筹全市“一盘棋”,从投资决策到服务推进,各级各部门各类主体形成合力。

对“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将近20年的坚持,造就如今的合肥。在“合肥模式”的带动下,2022年,合肥市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4.3%,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由2012年的24.4%提高到2022年的56.2%,战新产业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由2012年的30.5%提高到2022年的78%。合肥“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战新产业异军突起,一大批产业新地标迅速崛起。

 “合肥模式”向何方?布局“基金丛林” 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

“合肥模式”仍在不断迭代发展中。

2022年3月,合肥市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元。至此,合肥构建起“政府引导母基金+天使/科创/种子基金+市场化基金”的国有“基金丛林”,为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多年耕耘,我们布局了一条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体系。”合肥市产投集团旗下创新投公司总经理裴晓辉介绍。合肥通过种子、天使基金有针对性地投资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初创型小微科技企业。项目发展到一定程度,由政府引导基金等“接力投”,“只要项目足够好,基金链可连续投资覆盖到企业最终上市。这就是我们的打法。”

投早投小投科技,风险很大,如何支持这些社会资本“不敢投、不愿投”的早期项目?裴晓辉用24个字总结了天使基金的制度创新——让渡收益、风险共担,风险容忍、尽职免责,市场估值、协议退出。

“允许市场化估值,允许股权协议退出,就是国有基金按照市场化估值进入,协议退出保障了科技创业团队通过回购获得激励,保障对企业的控制权。如果没有这个政策突破,就要走资产评估作价、‘招拍挂’退出,对于早期项目而言,流程太长,基本就没法投了。”裴晓辉说,“很多地方政府来合肥调研,都关注到了天使基金这个端口,此创新的政策设置,也是保障基金真正投资到小微企业的关键。”

投早投小投科技,需要更敏锐的产业触觉和精准的技术眼光。裴晓辉介绍,产投集团有一支近80人的团队, 负责项目现场做尽调。“我们团队是用项目练出来的,不是在看项目,就是在看项目的路上。团队招人是理工科优先,确保对硬科技的方向把握和深入理解’。”

也许正是这样对科学的理解与敬畏,让合肥在前瞻布局空天信息、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更有底气。“从西部到合肥前,我们也考察不少城市,最终更感受到合肥的支持和诚意,也看到本地领导对空天产业的理解。”中科星图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牛威对记者说。

该公司2023年2月成为国内首家空天信息及商业航天新三板挂牌公司。据悉,中科星图旗下的星图资本,也将和合肥市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等共同设立和生星图空天信息与智能产业基金。

“合肥模式”在自身迭代中不断拓展“朋友圈”,共同成为推动这座城市发展的“合伙人”。

 科技创新:看这“科里科气”的城市气质

“科里科气”,一个合肥人的最新口头禅,说的是城市里无处不在的科创气息。

合肥“逆袭史”必讲的第四个故事发生在53年前。当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历经曲折落户合肥。

作为中科院直属高校,中科大的落户连带来的是中科院各大科研院所的接连布局。大蜀山下,蜀山湖里,山水环抱之间有一个不到三平方公里的小岛,过去叫董铺岛,现在它有一个更加闻名遐迩的名字,那就是科学岛,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所在地。

自1978年成立以来,这里下设7个研究所,拥有30多个装备优良的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以及10多个大型技术物理实验平台,先后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又称东方超环,“人造小太阳”)和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等两个重大科学装置。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中科大等高校院所为合肥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04年,合肥被科技部批准成为国家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

2017年,合肥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

“祖冲之”“九章”“墨子号实验卫星”“热核聚变”“铁基超导”“嫦娥钢”等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近10年,合肥GDP连续跨越8个千亿台阶,总量突破1.2万亿元,增长近2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615户增长到6412户、增长9倍。

“合肥的创新优势可谓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我们一直以来也将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在科技创新领域全力投入。”1989年,合肥首次将“科教兴市”作为发展基本战略后,历任主政者都将科技创新视为全市发展的核心。

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洪芳告诉记者,近10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由4%增长到17.8%;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2.78%增长到3.46%。

从顶层设计来看,合肥一直围绕着如何将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而布局。

2021年,合肥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在“科技即产业”的理念下,统合全市科创工作,首创成立5个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常态化对接省内外重点高校院所,开展项目发现、挖掘、策划、转化和服务工作。

2022年,一个以中科大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为纽带的“科大硅谷”启动建设。

截至目前,这里对接中科大校友已超1300人次,各类投资机构超120家,中科大公示的35个赋权试点项目里九成落地于此。“平均每天对接4-5个团队,落地1-2个项目,平均每天帮助企业完成300万元左右融资”,“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董事长吴海龙自豪地说。

从中科大到“科大硅谷”,合肥的“科里科气”肇始中科大,但并不止步中科大。

当“科里科气”成为一座城市最鲜明的气质,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也正在加速转变为合肥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记者手记

好钢用在刀刃上

一张蓝图绘到底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连日来在合肥的采访里,记者对此感受深刻。

满怀激情、满怀自信,是每一位受访者谈及“合肥模式”时洋溢的精气神。一位曾参与、见证合肥早期项目投资的基层一线工作者说,“一开始市里没有要求我们这么做,是我们主动尝试,踏出了第一步,才有了市里的支持。”从一群人到一座城,合肥也因蹚出了新路子,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政策支持。

实干担当、知责担责,是从政府干部到一线专家在言谈中透露的态度。“自然资源禀赋不足、家底不厚”“不沿江不靠海,各种要素资源并不突出”……是记者在采访中屡屡听到的声音,合肥人并不回避自己的短板。正因如此,他们笃信,“谋求城市发展只能靠科技创新”。而面对产业投资的潜在风险,他们坦言,“失败也是存在的,最重要的是坚持方向、标准、原则和流程。”

久久为功、不骄不躁,也是合肥干部群众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他们都说,合肥的巨大变化是“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结果。面对科创和企业发展的规律,他们耐心等待;面对已有成绩,他们仍自谦与先发地区还存在差距,要以“投小投早投科技”为方向,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短短数日的采访里,合肥这座城市的故事生动证明着,路子是人闯出来的,事业是人干出来的。为人奋斗如此,城市奋进亦如是。


主     编:周   凯

校     审:汤   洁

责任编辑:周婧璇


OA系统 学习平台 科投社区
返回顶部
给我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